查看原文
其他

如何表达需要,能“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”——《非暴力沟通》阅读(5)

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-03-18


     阅读本文之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“追梦教师袁建国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。这样,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,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,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。

图片选自网络

如何表达需要,能“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”?——《非暴力沟通》阅读(5)
(2021155)   

  首先声明一点,本文所采用的一些词语,是在“非暴力沟通”语境下运用的,可能与平时我们的用法稍有不同。

  比如,昨天的推文发出后,有朋友觉得有句话说得不恰当,认为“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——这是想法,不是感受”这句话不正确,认为“觉得”本身就是说“感觉”。

  确实,在我们平时的运用中,“觉得”就是“感觉”。可在“非暴力沟通”的语境中,认为“不带评论的观察最高形式”,因为只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,而不是“想法”或者“看法”,才不至于招致对方反驳或者还击,才能打动别人,也才最有利于沟通的。

  这方面的案例,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贴出,不再赘述。

  今天谈一谈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——需要。

  这里的“需要”,指的是自己“感受”的根源。如果根源表达不清楚,效果事倍功半,甚至截然相反。

  一般情况下,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,有四种选择:一是认为自己犯了错,二是指责对方,三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求,比如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些伤心等等,四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。

  显然,前两种选择,无论是自责还是指责对方,都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也没有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,这是不利于沟通的。

  有时候,我们会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,比如家长对孩子说:“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!”言外之意是,他们快乐或者不快乐,都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。显然,这种方式也是不正确的。

  我们在表达需要时,一定要强调与自身的关系,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沟通效果。

  可惜的是,现实生活中,我们恰恰不这么做。

  比如,只提及相关的事情: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是我很生气。

  比如,只提及他人的行为: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,我很伤心。

  比如,指责他人:我很生气,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。

  这种情况怎样改变呢?我们可以通过“我(感到)……因为我”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,例如:

  •   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,我很不高兴。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。

  •   你没把饭吃完,妈妈感到失望。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。

  •   老板说话不算数,我很生气。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。

  大家看,这样一来,表达的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呢?

  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,是因为我们不是通过批评,而是直接提出自己的主张,说出自己的需要,这样做,对方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。

 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,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。一种要素是否被当做需要,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更多阅读成长文章,请点击阅读我的感受“像军号声那样单调”
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——《非暴力沟通》阅读(3)这些“异化的沟通方式”您有吗——《非暴力沟通》阅读(2)有爱,才会有沟通 ——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新教育实验百问百答(6) 《新教育实验:中国教改民间样本》阅读书签班主任对待特殊学生有何妙招?——《给教师的36条建议》阅读书签(5)班主任如何面对众多的“第一次”?《给教师的36条建议》阅读书签(4)名师是怎样炼成的?——由李伟明老师出版专著想到的向李镇西老师学什么——读《教育的100种可能》有感
“土默热红学”,打开我生活的又一扇窗  ——读《<红楼梦>与江南文化》及土默热系列文章小结


你若喜欢,点个好看 

关注我们

获得更多精彩内容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